1. 理解、接納自己的情緒
- 情緒是生命的溫度計,有時高,有時低,你不會覺得溫度高就比較「好」,低就代表比較「不好」對吧,在有所認知之後,理解自己是個「活生生的人」,有情緒是再正常不過的。
- 情緒本身就是情緒本身,開心就是開心;悲傷就是悲傷;內疚就是內疚,接納情緒本身的唯一動作只需要去「體驗」,而非把這件美好的體驗過程,與其他雜七雜八的小劇場綁在一起,真的沒那麼複雜。
2. 知道情緒的「被觸發」往往與對方無直接相關
- 與人無關:通常那個人的角色,充其量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,你會成為今天的你,擁有怎樣的創傷,是自己一路走來的種種累積,去抽絲剝繭其實都是自己必須親自走一趟的功課。
- 與事無關:大多的不舒服也不只跟「當下的事件本身」有關,就像我常去的例子「夫妻因為錢吵架,但真正的問題,通常不是錢」。(來自 Cassie)